3.新白茶成茶時間不久,內質活潑,遇見沸水就能夠很好的析出內質,根本就不需要用煮的方式。
喝新茶,最好還是用蓋碗沖泡的方式,最適宜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熟練的使用蓋碗,能夠控制茶葉與水的接觸時間,讓新白茶的內質有節制的析出。
品質好的新白茶,其實也是很耐泡的,但許多茶友蓋碗使用不熟練,出水慢。
就會使得新白茶的析出過快,每一沖的茶湯滋味過濃不說,還會影響新白茶的耐泡度。
所以在白茶圈里面,又有白茶喝老不喝新的說法。
其實不是新白茶不好,而是沖泡新白茶實在是需要一定的技術。
每年都有不少的老茶友,就圖新白茶這一口鮮爽滋味呢。
蓋碗沖泡新白茶,最好使用“快出水”的方式,既注完水,蓋上蓋子后開始計時,盡量在五秒內出水完畢。
使用蓋碗也算是個技術活,一時半會兒是練不出來的。
若是直接在正式沖泡中練手,少不了浪費好茶,幾次燙手也是難免的事情。
老茶友做到五秒出水并不是難事,但是新茶友若是想到做到如此,還是用冷水多練練出水的動作吧。
4.說到煮白茶,其實指的是煮老白茶。
老白茶的內質豐厚,茶葉子在漫長的陳化過程中與氧氣發生了微妙的反應,茶葉子變得更為耐煮。
一般的沖泡,很難將所有的內質都析出,如此,不就有些浪費了嘛。
筆者比較提倡的方式還是先沖泡再煮,一是在口感上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二來是先泡后煮,能夠更好的將老白茶當中的內質全部析出,是比較節儉的做法。
想要煮老白茶,就要先分清什么是新白茶,什么是老白茶。
一般來說三年及以上的白茶,才能稱作是老白茶。
陳化一年或者陳化兩年左右的白茶,雖然不算新,但也達不到“老”的階段。
老白茶的顏色和內質,與新白茶相比,已經達到了新的階段。
首先是在香氣上會更加的內斂和悠長,在沖泡的時候,會有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質析出穩定,湯色與口感的起伏變化不大。
其次是在內質的多少上面,老白茶當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增多,老白茶也更為耐煮。
老白茶先沖泡再煮,那么到底是在第幾沖的時候,可以將老白茶的葉底拿去煮呢?
關于這一點,倒是沒有什么嚴格的要求。
當茶友們感到湯水變薄,有些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的時候,就可以將老白茶的葉底拿去煮茶了。
5克的葉底搭配400毫升的水,等到水開之后投入葉底,等到水再次沸騰之后就可以關火,茶湯顏色變化即可出湯。
老白茶的葉底雖然經過了沖泡,但依然是很有彈性的,煮制之后并不會像是新茶一樣,出現茶湯渾濁的情況,可以放心飲用。
不過現在即將入夏,喝煮制的老白茶應該還是有些早了。